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1/s7oekhn.html 档案是会说话的历史。为开启尘封的历史,让历史档案焕发新活力,庆祝中国共青团建团周年,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共青团临沂市委、临沂市档案馆、临沂日报社、莒南县档案馆发起“唤醒档案追忆团史”融媒报道,聚焦档案馆里那一份份文字材料、一件件实物档案,采用文图视频的形式,以独特的记者视角,带临沂市民一起触摸历史,重温团史。
青春之火在这里点燃
探访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诞生地金沟官庄村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金沟官庄团支部
四月的沂蒙,山川原野,郁郁葱葱,莒南县筵宾镇金沟官庄村西头,屋舍俨然中,一处院落引人注意,茅草屋顶及门上张贴的公示牌,都彰显着“它”的与众不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金沟官庄团支部旧址全貌
这处院落正是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东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团支部--金沟官庄团支部诞生地。4月27日,在团史档案的指引下,随着旧址茅草屋木门打开的瞬间,临报融媒记者带您穿越时光,一同走进76年前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76年前
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诞生
“当时第一个团支部就是在我们家这个西堂屋成立的,父亲常常教育我们,这个地方很重要,咱们一定要好好地保护……”当年,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的建立地点就选在农户董考家,董考已经去世十多年,大儿子董言明也已经71岁,父亲去世后,他就担起了打理这个院子的责任,“去年镇里对这处院子再次进行了修缮,更换了房顶,新砌了院墙,整个院子‘精神’了不少。”
村民董考大儿子董言明介绍,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金沟官庄团支部在他们家西堂屋成立
当年为何选在董考家,董言明不止一次听老人们讲述那段历史。一是当时他们家地界大、屋子多,能够容纳开会的人员;其次,他家旁边是胡同,便于隐蔽,前面是一片坟地,视野开阔,便于及时撤退。通过董言明的介绍,临报融媒记者仿佛回到年的那个的冬天。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金沟官庄团支部旧址全貌
年9月,为了适应国内革命战争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提议“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年11月,中共华东局青委根据中央指示精神,首先在当时群众基础和青年工作较好的金沟官庄进行建团试验,并派省青联组织部长鲁钊、滨海地区青联主任张明晓、莒南县青联主任杨容生到金沟官庄具体试建。
初冬的傍晚,寒风冷冽,他们风尘仆仆来到金沟官庄村,第二天便向党支部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建议,并讲明了建团的意义和任务,以及团员的义务、权利等。支部委员们听后十分赞成。他们兴奋地说:“有了这样一个组织,以后的青年工作就有了抓手,俺们党支部的工作又添了一双手。”
年12月24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金沟官庄团支部在村民董考家的西堂屋里秘密成立,入团仪式上,民主选举纪丕福、纪丕祥、韩玉强、纪新美4位为团支部委员,村青联主任兼文教委员会主任纪丕福任第一任团支部书记。这次秘密举行的成立会上,还定出三项任务:一是搞好文化娱乐活动(扭秧歌、唱歌、演戏);二是配合支前工作,每个团员作出支前计划;三是做好拥军优属工作。会议结束后,第一批团员们还在村中的空地上照了相。
庭院里,尽管70多年的石榴树被结出青果的杏树替代,但旧址院落里一砖一瓦都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故事被代代传颂,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机。
青春之火
为何在这里点燃?
青春之火,为何会在这个小村庄点燃,莒南县档案馆收藏的一份份档案材料,给出了后人想要的答案。翻开莒南县档案馆珍藏的一份年的档案《金沟官庄青年团是怎样成立的》,就能详尽了解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一本《山东第一个新青团支部——金沟官庄团支部档案资料选编》小册子,收录的回忆书信文章,更加全面为后人解答了山东第一个团支部建立与发展的整个历程。
莒南档案馆收藏的一份档案材料
年12月24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之所以能在金沟官庄建立,是因为这个村子当时群众基础和青年工作较好,又有纪丕福这样的优秀青年,都为建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据了解,年,村里成立了青救会,组织了青抗队,村民坚持边沿区的反“扫荡”斗争,配合主力打击敌人,村里还办起冬学、识字班,成立了庄户剧团。曾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的鲁钊在《忆山东第一个团支部的建立》中写道,“这村位于莒南县西部边沿地带,抗日战争时期,就是革命老根据地,群众觉悟比较高。初到金沟官庄,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生气勃勃。妇救会长带着几个老大娘忙忙碌碌地为我们煮饭,识字班队长和民兵,提着马灯跑来跑去为我们寻找房子,安排住处;一群群天真无邪的青年男女,团团地围着我们问长问短……”
团支部建立正值蒋介石挑起内战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之时。团支部建立后,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会议对团员青年进行保卫根据地,保卫胜利果实,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教育,进行“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胜利”的思想动员。团支部编演了《支援前线》《送子参军》《光明与黑暗》等富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向团员青年和全体村民作宣传。
年,解放战争期间,为支援前线,莒南县里组织了常备队,金沟官庄村出的13人中就有9名青年积极分子,跟随解放大军转战南北。后来,他们有的光荣牺牲,有的在火线入了党。到年4月,金沟官庄团支部已经发展团员30多人,有十几名团员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纪丕福代表团支部,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建设家乡创造美好生活
红色火种赓续传承至今
27日,在金沟官庄村广场上,年落成的“山”字形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纪念碑经过岁月洗礼,更加庄严肃穆,中间主碑像一个阿拉伯数字“1”,诠释出了“山东第一”的豪壮,代表着山东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革命事业从这里走向整个山东。纪念碑顶端的“中国共青团团徽”在阳光照射下,更加熠熠生辉。
纪念碑后的山东省青年革命运动史展馆焕发新颜,于一个月前正式开门纳客。展馆共分为勇立潮头、血染山河、革命到底、激情奋进4个篇章,馆内的每一份档案、每一幅照片,每一个故事都感天动地,成为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忠诚践行沂蒙精神的生动写照。
金沟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唐秀峰告诉临报融媒记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中国共青团成立周年,山东省青年革命运动史展馆于年提升改造,在金沟官庄团支部纪念馆的基础上,围绕“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的红色文化主题,重新进行了布展。76年前,这里是山东农村团组织最先发展的地方,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青春之火依然在这里传承。
新中国建立后,金沟官庄团支部团结带领青年积极投入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建设家乡的洪流中。不同历史时期,他们始终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发挥青年突击队的作用,为建设家乡,创造美好灿烂新生活作出了突出贡献。
唐秀峰介绍,“近年来,金沟官庄村围绕红色旅游、特色大棚产业做文章,努力建设成为舒适宜居、产业兴旺、组织振兴、红色文化传承的美丽乡村,村里广大青年积极出谋划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尤其是筵宾镇设在金沟官庄村的人才孵化中心,聚焦青年团员这一群体,在金沟官庄村探索建立了建、选、育、用的‘全周期’联系培养模式,汇聚青年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持。
五四青年节期间,山东省青年革命运动史展馆作为山东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山东省内多所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这个小村子又忙活起来了,你会看到,在忙碌的身影中,很多都是青年志愿者。
临沂日报视频号上新啦!
↓↓
原标题:《青春之火在这里点燃——探访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诞生地金沟官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