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法,阅读铸魂
4月9日上午
“世界读书日”前夕
常州中院5名干警
走进《朗读者》直播室
朗读《史良回忆录》选段
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虽然疫情让我们止步
但是不能阻挡我们精神前行的步伐
一杯茶,一本书,一处净土
书香四月
让我们一起阅见世界,点亮生活!
本期主播:立案庭刘蕾
大家好,我是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刘蕾。今天我要为大家诵读的是《史良回忆录》,这是一本史良自述的回忆录,记录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和中国知识分子及中国妇女的苦难与欢欣。
史良,一位巾帼英雄,著名法学家、政治家,杰出爱国民主人士,“七君子事件”中唯一的女君子,中国妇女运动著名杰出领袖之一,新中国第一任司法部长,是新中国人民司法工作的开拓者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奠基人。她于年出生在江南小城常州的青果巷,其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前清的进士,其父亲由于反对科举制度始终没有入考做官,在家中当私塾老师,其母亲会作诗,会下围棋。这位出生于传统书香门第的常州女子又是如何成就她传奇又曲折一生的呢,下面让我为大家诵读《史良回忆录》第三章初入社会。
一九二三年,我考进了上海政法大学,攻读法律。这所学校是由当时著名的法学家徐谦创办的,曾经培养过不少的法学人才。我进的是该校的第一期。在校期间,我们参加过不少学生运动,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参加抗议五卅惨案的示威游行。我们在游行时喊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卖国贼”的口号,以致被捕。
上海是个大城市,北洋军阀的统治手段比常州高明很多。加之群众力量很大,所以我们只被关了一天,就在当日释放了。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被捕。虽然被捕,却没有坐牢。事件以后,政法大学学生会创办了一个刊物,名叫《雪耻》,由我主编,主旨是宣传民主独立,反对列强侵略,虽然它只是一个学生刊物,但在当时的学生界中,却也起过一定的影响。
我在政法大学学习期间是半工半读,除读书以外还做一些零星的社会工作,以所得报酬贴补个人生活之不足。我认为,半工半读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也可让学生了解生活之艰难,是一种很好的校外教育。尤其是文法科,半工半读更可以帮助学生早点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
-----
善读者,言之有文,行之甚远。
趁春光,读书吧!
往期回顾
●读书日
走进电台诵读红色经典——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一)
供稿:宣教处
原标题:《读书日特辑音频(一)
法院的春日读书会,邀你一起读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