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砥砺奋进精彩湖南开放发展路正宽怀 [复制链接]

1#

雷洪涛卢宗旺朱跃军

“大家可别小看我们的学院和专业,我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湖南省‘十三五’综合改革专业、年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专业排名位列全省高校前茅。”

近日,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面向大一新生举办了一场“优秀学生经验分享会”。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周晨阳充满自豪的一番话,让学弟学妹们备受鼓舞。

周晨阳被同学们誉为“学霸”,她的学术论文《基于自微课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被国际学术会议录用,并发表在《计算机教育》期刊。

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计算机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欠发达地区办学的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却何以取得如此骄人成绩?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石元泉教授一语道出“天机”:“开放发展!”

让企业成为重要的办学主体

尹庆阳,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届毕业生,如今,他就职于东方购物,担任高级开发工程师,年薪20多万元。

谈起自己的成功就业,尹庆阳激动地说:“感谢母校怀化学院与昆山杰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校企合作班,让我在校期间就能参与银行信用卡APP项目及多个电商项目、旅游项目和金融项目的开发,积累了丰富的软件开发及管理经验。”

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年,年开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该专业的发展与壮大倾注了彭小宁教授的心血和智慧。彭小宁教授是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担任院长期间,彭小宁教授一直在思考与探索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我们要打开校门,开放办学,让企业参与我们的人才培养,成为办学的主体。”年,彭小宁教授和班子成员果断地开启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说干就干,真抓实干。

年3月,该院与IBM软件产品实训基地签署了《专业共建合作协议》,构建了面向职业角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年9月,校企联合开办了“IBM软件工程师班”,正式面向级学生招生,28名学生成为首届“IBM软件工程师班”学员。

年7月,该院与昆山杰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培养人才合作协议,开展“物联网工程师”人才联合培养,并先后开办了“嵌入式工程师班”、“软件工程师班”和“大数据分析工程师班”,实施了“3+1”“2+2”“2.5+1.5”等多样化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年7月,该院又与昆山杰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大数据产业学院”,校企合作走向深度融合。

“一花引来百花开”。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北京千锋互联科技、上海汉得信息技术、北京渥瑞达科技、广州粤嵌科技、湖南青果软件、湖南兆美创科、湖南政和数据等30多家企业也相继与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合建校内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等。

搭建平台,赢得资源。自年开始,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每年隆重举办“校企合作怀化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企业和高校以及怀化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的代表参会。“校企合作怀化论坛”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了友好交流合作平台,为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赢得了丰富的办学资源。昆山杰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敏、湖南青果软件董事长张光铎、湖南兆美罗伯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CEO艾青平等优秀企业家受聘为“怀化学院客座教授”。

该院与昆山杰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怀化学院校企联合办学案例”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展示名单,“怀化学院与杰普软件校企协同共育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的建设与实践”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评为“软件行业产教融合案例贡献奖”。

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激发了学院的办学活力,实现了教学与行业、产业对接,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培养出了企业“看得上、用得好”的应用型人才,学院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6%以上,实现了精准就业、高薪就业。

让教师成为教学改革的主力

在石元泉教授的办公室里,《怀化学院教育研究(年第3期)》和《怀化学院教育研究(年第2期)》2本刊物引人注目,里面刊载了51篇论文,内容聚焦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石元泉教授高兴地介绍,这是该院教师发表的教学改革论文专辑。

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实践,在学院层面构建和形成了“三平台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三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三创”融合教育提升平台。

石元泉教授说,顶层设计确立后,需要依靠全体教师来实施和完成,改革需要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该院鼓励教师,以开放的思维、满腔的热情、强烈的责任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把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实在每一门课程、每一堂课、每一次实验实训及每一次活动组织中。

推动课程改革。叶青、邓小武、李晓梅、刘毅文等老师开展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离散数学》《嵌入式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大学计算机》《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教学改革,与行业、企业合作,将实际工程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做”为一体。

推动教材改革。学院与北京千锋互联科技合作编写《HTML5从入门到精通》、《Mysql数据库从入门到精通》、《Python快乐编程基础入门》、《JavaScript实战详解》、《Python快乐基础网络爬虫》和《C++语言程序设计》等系列教材,实践性强,深受市场欢迎。

推动考试方式方法改革。杨玉军博士将“积分制”引入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平时上机完成任务的考核,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黄隆华老师建立“创新学分制”,完成科研立项、发表学术文章、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可折算为学分。

同时,学院还联合湖南农业大学、吉首大学开展程序设计类课程联考,三校统一出题、统一考试,在合作中加强交流、共享资源,并促使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在对比中找准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机制创新,让学院教学改革蔚然成风,成绩斐然。《以学科竞赛为平台,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协同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科技创新活动为抓手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雪芽团队为例》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等项目荣获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

让竞赛成为学生成才的抓手

在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北京千锋互联科技共同创建的互联网“创客基地”,级学生廖隆标正在做创客基地成员任务清单。创客基地是一个让每位同学都能提出自己想法,并进行分享、实践和交流的平台。

今年,廖隆标在年(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地区比赛中获奖。“我比赛的作品,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间架笔画’书法APP,这款APP就是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廖隆标介绍,通过手机拍下书法作品后,APP能对书法作品评价,并给出指导意见。

在怀化学院ACM基地的走廊上,挂满了ACM-ICPC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队员历届成果。室内,不少同学正在加紧学习训练。ACM基地旨在培训学生程序设计能力、锻炼学习思维能力、提高程序竞赛水平。“ACM基地历届很多毕业生队员拥有出色的动手能力,获得了诸如在华为、百度、腾讯等公司就业的机会。”基地负责老师张显说。

邹虎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级学生,在ACM基地锻炼一年后,他成功创办了一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于今年正式入驻怀化学院大学生创业园。“这是我们团队为一家超市定制的小程序,顾客打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