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柑普茶冲泡,存放攻略 [复制链接]

1#

《1》简介

不是所有的“桔普”茶,都叫“柑普茶”、“陈皮普洱茶”。市面上通行的、认可度最高的、具有保健效用的、本文所说的柑普茶,是“广东新会柑皮与云南普洱熟茶”的搭配。

陈皮普洱茶(柑普茶)是采用纯天然的新会柑(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云南普洱茶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茶品。

柑普茶融合了新会柑清醇的果香味和云南熟普醇厚甘香之味,保持独特口感的同时又兼具新会陈皮和普洱茶的功效。理气调中、健脾和胃、燥湿化痰、消积化滞...并且在陈放“成长”的过程中,其功效价值更高。

新会柑与云南熟普,跨越千里的完美“联姻”,使得柑普茶无论是外表还是内涵,均混然天成。无论冬夏,皆可适当品饮,身心皆宜,所以近年来,深受茶友们的喜爱。

柑普茶的“柑”:

新会柑皮和人一样,有着不同的成长阶段。

最初结成的小果子叫做胎柑(4-6月产),就好比婴幼儿时期;长大一点就是小青柑(7-9月产),好比青少年时期;最终成熟长大的被称为大红柑(11月-12月),介于小青柑和大红柑之间的还有二红柑(10-11月产)。

因所选不同时期的柑皮差异,柑普茶就沿用了柑皮的分类,大致分为青皮普洱及红皮普洱。其中,青少年状态的“小青柑”与完全成熟的“大红柑”最具代表性。

两者在口感滋味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小青柑处于生长的“青年”期,采摘时未成熟,果胎硬且皮薄,味辛气香,制成的柑普茶青果的鲜爽味更足,辛香高扬,微苦生津,风格清新。以柑皮的果香为主,熟茶的甜香为辅,醒脑提神,刺激感强。

大红柑已然成熟,质软皮厚,柑皮糖分很高,味辛带甜香。用大红柑陈皮制作的柑普茶,果香的甜美与普洱熟茶的醇厚处于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口感比较柔和,甜润醇厚。茶性温和,对胃肠刺激性相对较弱。

对于小青柑和大红柑的药理价值优劣目前争议较大,尚无定论。

小青柑和大红柑的内含物质是共同存在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小青柑味苦、辛、性温,挥发性果油(柠檬烯)和果酸(柑橘酸)含量更高,因而在护肤和抑菌方面效果不错;大红柑味苦、性温,果香类芳香物质和果糖含量更高,有助于保护肠胃、燥湿化痰。脾胃不好、湿气重的人可以选择。

柑普茶品质指标:

柑皮陈期。陈皮的陈期越长,口感越甜润,药理价值也越高

熟普的选料等级和陈期。如茶百科的大红柑系列茶品,全部都是选用新会大红柑和宫廷级陈年熟普,茶汤甜润,茶香醇正,柑香浓郁。

加工工艺。柑普茶按照加工工艺,有低温烘干、半烘半晒、全生晒等之分,也有不少商家秘而不宣的“高温杀青”工艺。不同的加工制作工艺,决定着柑普茶的品质及是否有存放的必要。

如果为了存放后越陈越香,更好的呈现陈皮功用,茶百科给出的观点是:低温烘的不如半烘半晒的,半烘半晒的不如全生晒的;杀青工艺的当年喝,没有存放下去的必要,也几乎没有什么陈皮功用。

小青柑普茶表皮墨绿,闻起来清新,沁人心脾的芳香油,红艳明亮的汤色,缓解秋愁,散郁闷。对于中老年人,更建议品饮大红柑普茶。采制较晚,柑果更成熟,更甜醇顺,传统日晒工艺也保证着柑皮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2》冲泡方法

新会柑皮中青皮的香气较为高锐,带点儿辛辣的刺激性,相对大红柑而言,小青柑多了一份果的辛香,味道霸道,遮住了茶味,气味辛辣带微苦,在口感上更加清爽。

红皮的香气则是更为甜蜜、柔和。皮张大而厚,油包多而饱满,多糖含量高,滋味醇甜顺滑。制成的大红柑普茶,果更成熟,甜度更佳,口感较为甜润、温和、醇厚。

柑普茶冲泡Tips:

◆冲泡用具:紫砂壶和盖碗是最常用的茶具。

◆用水:无论哪种茶类,冲泡都建议选用纯净水和高品质的矿泉水

◆投茶量:

日常用的普通盖碗(约ml-ml),小青柑单个重量约10克,一般建议整颗冲泡。

大红柑普茶体量较大,一般35克左右,可以分几次冲泡。

经过茶友反映及茶百科对比品饮,日常普通盖碗投茶7克较为合适,即每次冲泡时掰下几片柑皮1-2克,再倒出熟普4-5克即可,剩下的需要二次存放。

◆泡茶水温:℃。

◆冲饮法:

好的柑普茶都是单个独立用纸包裹,然后贴签,外面再用铝箔纸袋真空包装。

拆开包装后,置于茶盘中。陈皮柑普茶可参考投茶量,手法轻柔的将适量柑皮掰取成小块备用。

温杯洁具烫盏后投茶,第一泡润茶,快速润茶倒去茶水不饮。

注水、出汤:

熟普溶出速度快,注水可以压低注水壶,力度温柔些,水柱粗些,是为注水时间短,能够快速出汤;

前1-5泡注水后要快速出汤,从6泡起每延长3-5秒,冲泡至色淡味薄时即止。

陈皮普洱茶的煮饮法:

投茶:投茶量亦可如前文所说7克。

煮饮流程:

先润茶,把茶放入滤网,从上注水冲过即可;把润过后的茶放入煮茶壶内,注入ml冷水(或温水);可以大火煮,然后转小火,也可以文火慢煮;煮开后2-3分钟关火,置放几分钟或直接出汤品饮。

适量饮用:

小青柑皮、陈皮都属于中药材,喜欢它的青香浓郁、喜欢它的甜醇,也一定要注意不可天天喝或单次大量饮用。

普通茶友,一周品饮一二次、二三次即可;像内实热、胃火、气虚或者是燥咳的茶友更应当注意。

《3》柑普茶的家庭存放

勿把“白霜”当发霉

烘干后的柑普茶,需要先密封存放一段时间,去火气、转化、有挂霜后才推荐给茶友。

柑普茶的“挂白霜”,其实是柑果芳香油挥发后,由于容器密封,再附着在果表皮上。白霜其主要成分是柠檬烯,柠檬烯是多种水果(主要为柑橘类)、蔬菜及香料中存在的天然成分,在柑橘类水果(特别是其果皮)含量较高。

由于柠檬烯易挥发,若在密闭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储藏,这些物质缓慢析出至柑皮表面并氧化为白色物质,形成“白霜”,这种挥发柑油晶有疏肝破气,润肺生津,使人通窍的功效。要和因存放不当导致的“发霉”加以区分。

柑普茶大都是采用单颗包装的方式,很方便我们日常家庭存放。

小青柑一次一颗,随饮随取。大红柑单颗重量较大,每次取适量茶后,剩余的部分可仍用绵纸包裹,放入茶叶罐内密封存放。

一般要求存放环境洁净、阴凉、防潮、无异味、无污染即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